大家好,感謝邀請,今天來為大家分享一下晉祠八景的名稱的問題,以及和園林引景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還不太明白的話,也沒有關(guān)系,因為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解決大家的問題,下面就開始吧!

一、人文景點

人文景觀又稱文化景觀,是指自然與人類創(chuàng)造力的共同結(jié)晶。

反映區(qū)域獨特的文化內(nèi)涵,特別是出于社會、文化、宗教上的要求,并受環(huán)境影響與環(huán)境共同構(gòu)成的獨特景觀。

晉祠八景的名稱?園林引景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是有區(qū)別的,人文景觀是通過想象而刻意做出來的,有點生硬和單一的感覺,自然景觀感覺很隨意,使人想象力豐富,我們在旅游景點經(jīng)常能看到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組合起來的景象。

中國的十大人文景觀

1.人文景觀——秦始皇陵及兵馬俑坑

2.人文景觀——明十三陵

3.人文景觀——中山陵

4.人文景觀——頤和園

晉祠八景的名稱?園林引景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5.人文景觀——布達拉宮

6.人文景觀——龍門石窟

7.人文景觀——莫高窟

8.人文景觀——北京故宮博物院

9.人文景觀——盧溝橋

10.人文景觀——都江堰

晉祠八景的名稱?園林引景
(圖片來源網(wǎng)絡(luò),侵刪)

人文景觀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為了滿足一些物質(zhì)和精神等方面的需要,在自然景觀的基礎(chǔ)上,疊加了文化特質(zhì)而構(gòu)成的景觀。就好比每一個國家,每一座城市,每一個地方,都有它存在的歷史和價值。人文景觀的體現(xiàn)也是一種文化的表現(xiàn),甚至于可以說是一個地區(qū),一個民族,一個國家的某種歷史積淀。

二、瘦西湖14大景點

1、大虹橋

大虹橋是清代二十四景之一.始建于明崇禎年間.橫跨保障湖水.原橋為木質(zhì)紅欄.故名紅橋。清代乾隆年間改建為石橋.如長虹臥波.改名虹橋。現(xiàn)已改建為7.6米寬的3孔低坡青石橋。

2、吹臺

吹臺.又名釣魚臺。相傳乾隆曾于此釣魚而得名。釣魚臺巧妙地運用了“框景”手法.成為中國園林“框景”藝術(shù)的經(jīng)典之作。

3、鳧莊

鳧莊建于1921年.是揚州鄉(xiāng)紳陳臣朔的別墅。鳧莊之勝在環(huán)于水而又鳧于水.反映出當(dāng)時的園主人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自主沉浮.如今這里有平臺雕欄.可以露天而坐.憑水而眺。西側(cè)有一道曲廊拂水.可以于此仰視橋亭之美.俯視游魚之樂。

4、小金山

從小金山景區(qū)可以看到的就是瘦西湖的主湖區(qū)。穿過徐園.就到小金山。小金山是瘦西湖中最大的島嶼.也是湖上建筑最密集的地方。風(fēng)亭、吹臺、琴室、木樨書屋、棋室、月觀.全都集中在這里。

5、熙春臺

熙春臺是二十四橋景區(qū)的主體建筑.這里也是揚州“二十四景”之一的“春臺明月”。郁達夫曾評論說:二十四橋的明月是中國南方的四大秋色之一。熙春臺一帶的建筑風(fēng)格處處體現(xiàn)出皇家園林的宏大氣派。所有的建筑都選用了綠色的琉璃瓦朱棟、白玉的玉體金頂。

6、萬花園

萬花園是瘦西湖風(fēng)景名勝區(qū).西、南兩面與瘦西湖相鄰.北臨小運河.東靠平山堂路.總面積約500畝。由杭州園林設(shè)計院設(shè)計.總投資約1.8億元.于2006年9月8日正式開工建設(shè)。

從2007年4月18日起.萬花園正式并入瘦西湖風(fēng)景區(qū)。萬花園不單獨收費.市民和游客可憑瘦西湖門票及年票等進入萬花園觀光游覽。每年4月8日—5月8日.中國揚州萬花會將在瘦西湖萬花園舉行。

三、園林引景

對景即相對設(shè)景,互為景觀。即A點相對于B點,B點位A點景觀,反之亦同。即中國古老傳統(tǒng)陰陽互通之理。

借景遠借鄰借,高借低借,應(yīng)時而借

隔景即以小見大,各個分區(qū)明確,實隔,虛隔,虛實結(jié)合隔景。

障景是古典園林藝術(shù)的一個規(guī)律,就是“一步一景、移步換景”,最典型的應(yīng)用是蘇州園林,采用布局層次和構(gòu)筑木石達到遮障、分割景物,使人不能一覽無余。古代講究的是景深,層次感,所謂“曲徑通幽”,層層疊疊,人在景中。

分景就是根據(jù)視象空間表現(xiàn)原理,將景區(qū)(或景點)按一定的方式劃分與界定,構(gòu)成以園中有園、景中有景、景中有情的構(gòu)景處理方法,有點像我們現(xiàn)在經(jīng)常用的景觀分區(qū)。

夾景

框景

泄景

引景即通過漏窗,弧墻引導(dǎo)之意。但是其本身不是主景。

藏景是一種含蓄手法,目的是為了更好地顯露景物?!吧接撸M出之則不高;煙霞鎖其腰則高矣。水欲遠,盡出之則不遠;掩映斷其脈則遠矣。山高不能全看見,水遠也不能全部看見。

露景藏與露的辯證關(guān)系

香景就是利用花香,樹香,自然地芳香。平坡凹凸夾景的做法。

色景

影景既是利用建筑或樹木的倒影的魅力。

朦景及是利用障,幕布,屏障,給人以朦朧的感覺。

景眼我的理解是通過對聯(lián)或是詩句對于景觀的高度概括

題景以一副動態(tài)或者靜態(tài)的畫面和畫以及景物景點為參考背景命題,已知展開聯(lián)想來圍繞寫作稱為題景,有點像我們設(shè)計當(dāng)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主題手法!

天景即自然之景

對景所謂“對”,就是相對之意。我把你作為景,你也把我作為景。這種景在園林中很多,但要做好這種景也不易。景貴自然,這里的自然是多義的,自然也與距離有關(guān),在某種距離上,景觀似會覺得不自在。景如人,若是兩個相互不認識的人,距離不到相對而立,就會覺得很別扭。景也一樣,若一個小院兩邊相對觀之,也有這種不愉快的感覺,這就叫“硬對景”。如果景不能擴大,是否有某種手法可以彌補這種缺陷呢?當(dāng)然有的。試看

蘇州留園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軒,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兩者相對而觀,相距只有,但覺得無別扭之感。為什么?正是因為園中有數(shù)立峰,因此相互對視,景時隱時現(xiàn),較為含蓄。

北京故宮中的乾隆花園,其中古華軒與遂初堂之間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樣手法,據(jù)說這個花園是乾隆皇帝之手筆,他酷愛江南園林,所以手法如一。

蘇州怡園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叢,山上一個亭,即“小滄浪”點綴其間,形成以自然為主的景觀,可謂美不勝收;反之,人在亭中觀藕香榭,也甚觀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見造園者之匠心了。

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塊不規(guī)則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筑:漢三老石室、觀樂樓、華嚴經(jīng)塔、題襟館、四照閣等,空地之北有石池。這里有好多對景關(guān)系,景景不同,妙趣無窮。由于中部南北之間空間較狹,于是南部不設(shè)物,一可觀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視距短“硬對景”。

借景對景是相對為景;借景則只借不對。

無錫寄暢園,人在環(huán)翠樓前南望,可以見到樹叢背后的錫山和山上的龍光塔。這塔和山似成園內(nèi)之景;反之,若人在錫山或龍光塔上,甚至找不到寄暢園。借景是單向的,這就是借景與對景之不同。

蘇州拙政園,在吾竹幽居亭中向西望去,可以見到遠處的北寺塔,而且有了這座塔的形象,使這一景更美。景貴有層次,塔成了此景的遠景。

從手法來說,要借景,必須設(shè)計視線。寄暢園中能見到錫山,拙政園中能見到北寺塔,都是因為在視點前面有一大片水池,才使視線可及遠處之景。這兩處水池都做得狹長,拉長視距又不影響園的規(guī)?!,F(xiàn)在有了準確的平面圖,作視線不難,但古時候沒有這種圖,何以能有如此之妙?這就須實地觀察、把握。

借景雖屬傳統(tǒng)園林手法,但如今興造城市綠地,也可借鑒此法,使景觀更有情趣。城市有許多高層建筑,可以借鑒借景手法組織景觀。《園冶》中說“得景則無拘遠近,晴巒聳秀,紺宇凌空,極目所至、俗則屏之,嘉則收之,不分町疃,盡為煙景,斯所謂’巧而得體‘者業(yè)……”所謂“俗則屏之”,也可以理解為現(xiàn)在有的建筑不好看,就得用林木、小建筑等擋住其視線“嘉則收之”,就是可以把遠處美的建筑引入景觀之中供觀賞。如果城中有山有塔,更可取之。

框景顧名思義,框景就是將景框在“鏡框”中,如同一幅畫。

拙政園內(nèi)園有個扇亭,坐在亭內(nèi)向東北方向的框門外望去,見到外面的拜文揖沈之齋和水廊,在林木掩映之下,形成一幅美麗的畫。

北京頤和園中的“湖山春意”,向西望去,可見到遠處的玉泉山和山上的寶塔,近處有西堤和昆明湖,更遠處還有山巒,層層疊疊,景色如畫。

蘇州獅子林花籃廳之北的院子之東有一片墻,一個月洞門,兩邊是庭院,可以說互為框景,妙趣無窮。也許是造園者有意這樣做的,所以在此月洞門上有“得其環(huán)中”四字。這四字來自《莊子·齊物論》:“彼是莫得其偶,謂之道樞,樞,始得其環(huán)中,以應(yīng)無窮?!逼湟馐潜舜穗p方都找不到它的對立面,這就是道的樞紐。這個樞紐道先得到了“道”的圓環(huán)中心,來應(yīng)付世間一切沒有窮盡的事理。這里有深邃的哲理性,不知園主人寫此四字,與在此兩面都起框景作用是否有關(guān)系。但無論如何,在客觀上存在這種交互為框景,可謂難能可貴。

引景其實,漏窗也起到引景的作用,如

杭州西泠印社,圍墻上一排漏窗,人們觀窗內(nèi)之景,便欲入園游賞,于是沿墻找到大門而入。

蘇州怡園中的復(fù)廊、上海豫園中的復(fù)廊,都有引景之作用。

引景手法較多,有的用弧墻(有較強的導(dǎo)向性)引景,如杭州虎跑。自“虎跑泉”照壁,沿弧墻前行,便至疊翠軒,桂花廳等處。也有的用文字來暗示,起到引景的作用,如上海豫園,自三穗堂向東,有一條廊向北,有“漸入佳境”四字,很起引景作用。廊邊墻上又有四字“峰回路轉(zhuǎn)”,顯然是轉(zhuǎn)彎,里面果然美景不少??傊?,無論是漏花墻、廊、臺階、弧墻乃至文字,都能起到引景的作用;但須得當(dāng),不能喧賓奪主,這些東西只是起引景的作用,不是主景。

好了,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