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折頭望母相信很多的網友都不是很明白,包括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也是一樣,不過沒有關系,接下來就來為大家分享關于折頭望母和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的一些知識點,大家可以關注收藏,免得下次來找不到哦,下面我們開始吧!

一、鉛山有哪些旅游景點

想要去旅游,鉛山葛仙山是個好地方。下面是我整理的鉛山旅游景點,歡迎大家前來參考!

1、鉛山葛仙山

葛仙山是著名的道教名山,位于鉛山縣中部,系武夷山的支脈。站在主峰眺望四周,近觀九條支脈如九條蒼龍,盤旋騰躍,乘云奔來,氣勢雄偉,人稱“九龍竄頂”。遠視可見武夷山主峰黃崗山、上饒靈山、弋陽圭峰。遠望葛仙山如同一巨鰲,聳立于峰巒豁谷之中,奇秀峻絕,東晉初,著名道士葛玄來到葛仙山,煉丹傳教,遂使葛仙山成為名聞贛、閩、浙的道教圣地。葛仙祠北宋元祜七年(1092),在葛仙山之香爐峰建葛仙祠,后經南宋、元、明幾代擴建,遂成一氣勢宏大的道教建筑群,除大葛仙山殿外,有三官殿、靈官殿、地母殿、玉皇樓。葛仙祠座北朝南,依山筑閣,鐵瓦石門,殿內神像森列,古匾橫陳。寺院周圍分布著迎客松、試劍石、上馬石、下馬石、舍身石、息心巖、仙人足跡、飛升臺、洗眼仙泉、龍池等古跡。歷年來,善男信女不絕,尤其是每年的六月初一為葛仙山的“開山門”之日,十月初一為“關山門”之日,八月二十相傳是葛仙壽誕,還有七月十九、九月九等諸日。

折頭望母,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2、鉛山河口古鎮(zhèn)

河口古鎮(zhèn)曾是歷史上江西四大名鎮(zhèn)之一。北宋時稱“沙灣市”。明嘉靖年間,這里手工業(yè)發(fā)達,水路直通鄱陽湖。到了清乾隆年間,河口進入鼎盛時期,閩浙皖贛川廣荊蘇等貨物集散于此,轉銷全國,成了商賈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河口鎮(zhèn)隸屬于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管轄,古稱沙灣市,因地處信江河與鉛山河的.合流之處,故名河口,明嘉靖年間,這里手工業(yè)發(fā)達,水路直通鄱陽湖,商品交換的擴大促進了“沙灣市”的繁榮。到了清乾隆年間,河口進入鼎盛時期,閩浙皖贛川廣荊蘇等貨物集散于此,轉銷全國,成了商賈云集的“八省通衢”之地,是古代的江西四大名鎮(zhèn)用時參考3小時交通鉛山縣城駐地河口鎮(zhèn),可以到帶湖車站(走高速,半小時,票價15元)和三江車站乘(走省道,一小時,票價11.5元)坐“上饒—鉛山”的縣際班車直達門票免費開放時間全天開放景點位置江西省上饒市鉛山縣河口。

3、鵝湖書院

鵝湖書院位于上饒鉛山縣鵝湖山麓,為古代江西四大書院之一,占地8,000平方米。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于此,辯論“性理”之道。介紹:鵝湖書院聚居過許多學者,曾經是一個著名的文化中心。尤其是南宋理學家朱熹與陸九淵等人的鵝湖之會,成為中國儒學史上一件影響深遠的盛事。南宋淳熙二年,朱熹、陸九齡、陸九淵、呂祖謙等當時著名的理學家會聚于此,辯論“性理”之道。這場辯論的結果是不歡而散,但在這次辯論中所顯現出來的思想火花卻照亮了理學發(fā)展的前途。人們?yōu)榱思o念“鵝湖之會”,在書院后建了四賢祠。書院四周有山有溪,環(huán)境優(yōu)雅,院內建筑錯落有致,的確是一處讀書的好地方。用時參考1小時交通從三清山所在的玉山縣乘汽車到上饒,再轉乘中巴經茅家?guī)X到書院門票。

4、鉛山黃崗山

黃岡山是閩贛兩省界山,其至高點2158米位于江西鉛山縣境內。山頂長滿萱草(俗稱黃花菜),八九月開花時節(jié),山崗遍染金色,十分秀美。黃崗山位于上饒鉛山縣境正南端,是江西省武夷山自然保護區(qū)的主體部分,也是武夷山主峰和東南大陸最高峰。動植物資源豐富,被譽為世界生物之窗。海拔1900米以上由于受到山地冰川侵蝕,地形平緩,山頂平圓,坡面寬闊;海拔1000-1500米左右的周緣地區(qū),山勢陡峻,山谷幽深。氣候上屬華中亞熱帶濕潤區(qū),又具有明顯山地氣候特點,是江西省日照時間最少,降雨量最多,濕度最大的地區(qū)。山頂為亞高草甸,遍布野生黃花菜、千里光等。

5、辛棄疾文化主題公園

公園建設在紅砂巖山上,總面積1620余畝,前期工程投資850萬元左右。目前,公園的辛棄疾塑像及周邊設施建設基本完工,成為當地廣大群眾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休閑旅游的好去處。2014年,鉛山縣辛棄疾文化主題公園標志性建筑—32米高的辛棄疾雕像落成,這位南宋著名詞人,手持10米長劍,意氣凜然。據悉,鉛山縣辛棄疾文化主題公園總占地1620余畝,其中建筑占地總面積不超過200畝。辛棄疾文化園項目以辛棄疾文化為核心,分為《北望江山》《瓢泉歲月》《鐵血傳奇》和《千古風流》等四大主題功能片區(qū)。

二、安徽有什么旅游景點

長期工作或學習后,我們會想通過旅游來放松自己,可以去的地方很多,比如安徽。那么安徽有哪些好玩的地方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安徽有三個好玩的地方:三河古鎮(zhèn)、黃山風景區(qū)、古徽州文化旅游區(qū)、皖南古村落(西遞洪村)、蕪湖方特旅游區(qū)、九華山風景區(qū)、績溪龍川風景區(qū)、天堂寨風景區(qū)、萬佛湖風景區(qū)、天柱山風景區(qū)、八里河風景區(qū)、長江采石磯文化生態(tài)旅游區(qū)等等。公園周邊,是一個包公文化很有感覺的地方,值得一看。有四個旅游景點,包括墓地,漂浮的村莊,清風閣和公共寺廟。大門不收費,里面的小景點收費。公園里有許多綠地,空氣清新。大和的白墻徽派建筑在碧水的映襯下非常漂亮,還有兒童游樂設施。包公廟和包公公墓有助于更多地了解包公的生活。青風閣有電梯,可以爬到青風閣頂上,俯瞰公園和附近的城市風光。魏紫洞,有美麗的涼爽風景和小瀑布,有各種各樣的鐘乳石,可以感受大自然的奇跡。雖然旅游景點不是很有名,但是有小家碧玉之美。觀光的地方不大,整個觀光的地方只需要2-3個小時,坐船到水洞也就兩分鐘,但是一定要低頭,配合燈光效果,好看,拍照效果好。合肥植物園,春秋兩季去,會開很多花,更漂亮。因為是室外植物園,可以更好的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里還有很多科學普及的植物。分為不同的公園,聚集了不同的植物。水景園位于公園正門,園內種植沼澤、濕地和水生植物。南側是園林植物示范區(qū),可以燒烤劃船,但是里面有幾只蚊子。

三、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

黃土高原位于中國中部偏北部,為中國四大高原之一,是中華民族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地球上分布最集中且面積最大的黃土區(qū),總面積64萬平方千米,橫跨中國青、甘、寧、內蒙古、陜、晉、豫7省區(qū)大部或一部,下面就是我整理的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一起來看一下吧。

折頭望母,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01甘肅省嘉峪關

概況:嘉峪關位于甘肅省嘉峪市,是萬里長城最西邊的關口,城區(qū)西北是著名的嘉峪關長城,西南是終年積雪的祁連山,城外四周則是廣闊無邊的戈壁灘。嘉峪關風光壯美,從嘉峪關到酒泉,距離只有20多公里。

嘉峪關南為祁連山,雪峰綿亙千里;北為龍首山、馬鬃山,與祁連山對峙,雄居河西。嘉峪關的神氣之處就在于一個“關”字:整個關城分為外城、甕城和內城三層,結構巧妙,可以說是固若金湯。

嘉峪關位于古絲綢之路的中段,是明代萬里長城的西起點。它南依祁連山,北望馬鬃山,且長城連接兩山,使嘉峪關雄居東西咽喉要道,成為天下雄關。嘉峪關周圍古跡眾多,名勝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關城樓、懸壁長城、七一冰川、魏晉墓等歷史遺跡馳名中外,加之當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駝絨等土特工藝產品,使嘉峪關又成為重要的旅游勝地。

特色看點:嘉峪關長城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嘉峪關長城博物館是我國第一座以長城歷史文化為主題的博物館。嘉峪關長城博物館的文物陳展按照國家二類甲級博物館的標準實施,文物陳展充分應用了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法,配置了語音同聲翻譯系統(tǒng)、自動監(jiān)控系統(tǒng)、自動恒溫系統(tǒng)、自動消防報警系統(tǒng)、游客查詢系統(tǒng)等國內較為先進的設施,在省內博物館中屬領先水平。

長城第一墩,即討賴河墩,公元1539年由肅州兵備道李涵監(jiān)筑,它是明代萬里長城從西向東的第一座墩臺,是明代長城的西端起點,是嘉峪關長城防御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北距關城7.5公里。墩臺矗立于討賴河邊近80米高的懸崖之上,可謂“天下第一險墩矣”。長城第一墩景區(qū)自然景致壯觀,東臨酒泉,西連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連。

折頭望母,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
(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02青海省貴德國家地質公園

概況:景區(qū)內丹霞地貌悠久奇特,山峰突兀林立,地質造型古怪神奇,山體色彩呈七種顏色,故又稱七彩峰叢軒轅后土。景區(qū)是國家級地質公園、省級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并正在申報國家級文化產業(yè)示范基地,攝影、創(chuàng)作、美術、影視等多個機構在公園設立了基地。

景區(qū)由十三個文化主題廣場和七條丹霞峽谷組成,尤其是女媧峽、千佛峽、通天峽等都是世界上罕見的自然奇觀。內景占地3千畝,外景占地5萬畝,是旅游觀光、餐飲娛樂、放養(yǎng)心情的理想之地。景區(qū)距西寧70公里,交通便利、氣候宜人、景色秀美。

特色看點:貴德位于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過渡地帶,黃河自西向東橫貫縣境中北部,流程76.8公里。在貴德境內,溝壑縱橫,山川相間,呈現多級河流階地和盆地丘陵地貌。它恰好處于黃河谷地,南北高,中音像工,群山環(huán)抱。上有龍羊峽鎖關,下有松巴峽守護,四面環(huán)山,平川開闊,土地肥沃,素有高原“小江南”之稱。丹霞地貌在貴德有數處,最著名的是阿什貢峽。

阿什貢峽自山谷狹長的羊圈灣開始,西至達卡溝口。峽內,尕讓河像一條黃色的帶子蜿蜓南下。由于河水的切割,兩岸山巒多為斧劈刀削般的懸崖,加上一些風蝕砂巖和較為平緩的山坡,重重疊疊,火紅火紅,綿延數十里,十分壯觀。至峽口,兩側山巒呈約50米高的絕壁,筆直的崖面上清晰地呈現出當年沉積層的水平線條。那崖頂被雨水沖刷出許多溝壑,有的像塔林,有的像歐式滿面春風頂樓房。

峽口,又稱“石門”,兩壁對峙,相距不足百米,兇險異常,而這“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天險,又好似歷經戰(zhàn)火,被“燒”得紅彤彤的。

阿什貢丹霞地貌當然不會與戰(zhàn)爭有關,它們是地球內外應力的杰作。在白堊紀至第三紀時期,由于黃河水下滲和喜馬拉雅山造山運動隆升,紅色砂礫巖層從地層深處漸漸裸露出來,又經過千萬年流水的侵蝕和風的雕鑿,便形成了千姿百態(tài)的聳巖峭壁。

既然是丹霞地貌,自然有著丹霞地貌的特征——赤壁丹崖廣泛分布,形態(tài)險峻,多為頂平、身陡、麓緩的方山、石墻、石峰、石柱等,觀賞價值很高。形成這些紅色山塊的巖層是一種在內陸盆地沉積的紅色碎屑巖,地殼抬升成山后,山坡因崩塌而后退,最終消蝕成四面陡立的山體?,F在,從懸崖粗細相間的粗細積層紋理上,尚能辨別出紅色砂礫巖層的“原貌”。

03寧夏省沙坡頭旅游區(qū)

概況:沙坡頭旅游景區(qū)位于寧夏中衛(wèi)市城西16公里處,坐落在寧、蒙、甘三?。▍^(qū))的交界處,是黃河入川第一口,也是歐亞大通道古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景區(qū)南靠山巒疊嶂、巍峨雄奇的祁連山余脈香山,北連沙峰林立、綿延萬里的騰格里大沙漠,中間被奔騰而下、一瀉千里的黃河橫穿而過。沙與河這對本不相融的'矛盾體,在沙坡頭卻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撮合在了一起。沙堤高聳,河水奔流,沙為河骨,河為沙魂,相依相偎,和諧共處,沙、山、河、園交相輝映,似抒情詩、如風情畫。

特色看點:1.金沙鳴鐘:中國四大響沙之一。水依沙山流淌,河以沙山為岸,相互依偎,親密相處。天氣晴朗時,人從沙坡向下滑,轟鳴聲猶如金鐘長鳴,故得“金沙鳴鐘”的美譽。

2.河灣水車:河灣水車作為古老的生產工具,雖已失去了往日提水灌溉的作用,但隨著旅游業(yè)的興起,水車卻成為黃河岸邊的一處勝景。沙坡頭旅游區(qū)新建了數架8米高的水車,為旅游區(qū)再添新景。臨河而觀,但見河流車轉,輪動水瀉,頗為壯觀。水車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著眾多的中外游客絡繹不絕地前往觀賞。

3.滑沙滑索:在近200米長、80米高的中國最大的滑沙場上乘坐滑沙板滑沙,大有沙海沖浪的感覺。尤其是大沙坡與黃河對岸之間,架起了一條800米長的高空滑索,被稱為“天下黃河第一索”,從這里“飛躍”黃河,可以享受瞬間產生的強烈刺激。

旅游路線推薦:迎賓門——中國沙漠博物館——鳴沙古渡——沙坡鳴鐘——沙坡古渡——黃河飛索——國際滑沙中心——王維觀景臺——治沙展示廳——沙雕廣場——海市蜃樓。

04陜西省黃帝陵

概況: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位于陜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北距延安162公里,南距西安165公里。黃帝陵所在的橋山總面積8500畝,沮水環(huán)繞,擁有古柏8萬余株,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柏群,形成了黃土高原上一座四季常青、風景獨特的綠島奇觀。

黃帝陵以其獨特的政治地位和深厚的人文內涵,在歷朝歷代都得到了很好的保護和修繕。1992年和2004年,整修黃帝陵一、二期工程相繼完工,黃帝陵的面貌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改變,顯示出“雄偉、肅穆、莊嚴、古樸”的宏偉氣勢。黃帝陵景區(qū)包括軒轅廟和黃帝陵兩個景點。

特色看點:1.天下第一陵:黃帝陵素有天下第一陵的美稱?!包S帝崩,葬橋山?!睒蛏轿挥陉兾魇↑S陵縣城北約一公里處,山體渾厚,氣勢雄偉,山下有沮水環(huán)繞。山上有八萬多棵千年古柏,四季常青,郁郁蔥蔥。軒轅黃帝的陵冢就深藏在橋山巔的古柏中。黃帝廟前區(qū)氣勢恢宏,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入口廣場,選用5000塊大型鵝卵石鋪砌而成,象征中華民族的五千年文明史。

2.軒轅橋:廣場北端為軒轅橋,寬8.6米、長66米、高6.15米,全橋共9跨,石梁121根,橋面設護欄,欄板上均雕有古典圖案花紋。全橋均采用花崗巖石料砌成,顯得粗獷古樸。軒轅橋下及其左右水面為印池,占地約300余畝,蓄水量可達46萬立方米。橋山古柏,倒映池中,與白云藍天交相輝映,為黃帝陵平添了無限靈氣。印池四周綠樹成蔭,形成優(yōu)美的空間環(huán)境。

3.掛甲柏:據說漢武帝修起九轉祈仙臺的第二天,命令18萬大軍列隊橋山,俯首默祭。武帝卸下盔甲,掛在一棵柏樹上,然后獨自登上祈仙臺,祈禱黃帝保佑他長生不老,日后成仙升天;也保佑大漢江山永遠太平。祭祀完畢,當天領兵返回長安。這就是后來人們所說的“18萬大軍祭黃陵”。

05河南省神農山

概況:神農山風景名勝區(qū)位于山西省晉城澤州縣山河鎮(zhèn)狄河村與河南省沁陽市西萬鎮(zhèn)云臺村交界處西北23公里的太行山南麓,面積102平方公里,因炎帝神農氏在這里辨五谷、嘗百草、設壇祭天,故而得名神農山。

神農山自然風光優(yōu)美,主峰紫金頂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氣勢雄渾。遍布16000余株珍稀樹種龍鱗松的白松嶺,一嶺九峰,十分雄壯。神農山植被覆蓋率高達90%以上,被稱作“天然氧吧”。這里有植物1912種,名貴中藥材300余種,至今仍流傳著“神農谷里走一遭,有病不治自己消”的俗語。神農山動物種類繁多,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國家二類珍稀野生保護動物太行獼猴,共有3000余只,分屬9個獼猴群,它們或在斷崖石壁間騰挪跳躍,或與游客嬉戲逗樂。15600余株白皮松姿態(tài)萬千,生長于懸崖絕嶺之巔,居世界五大美人松之首。游走其間,移步換景,恍若人間仙境,令人魄悸魂動,陡然升華。其山勢之雄險奇絕,樹形之屈曲優(yōu)美,景觀之深奧神秀,當推全國之最。

特色看點:景點推薦:神農文化廣場、紫金頂、龍首臺、龍脊長城、龍鱗松、桃花溪、龍子門、一線天、云陽寺、清靜宮、臨川寺、炎帝祠。

1.神農文化廣場:距景區(qū)門口200米,端坐在廣場中央的是高9.9米、重29噸的純銅神農氏塑像。炎帝神農頭生雙角、手捧五谷、一副頂天立地的帝王之相。這里群山環(huán)抱,是一塊不可多得的風水寶地。

2.紫金頂:俗稱“北頂”,是神農山的主峰,海拔1028米,傲立群山之巔,巍峨挺拔,直插云霄,號稱“中天玉柱”。紫金頂部為1000平方米的平臺,四周為懸崖峭壁,懸崖上生長著古老的白松,實為登峰造極之所在。相傳太上老君曾在此筑妒煉丹。峰頂常年紫氣環(huán)繞,金光流溢,與“南頂”武當并譽海內外。紫金頂上還有一個長、寬、深約1米的石坑,相傳是伏羲氏臥聽風聲、悟畫八卦之處,名叫“八卦坑”。

3.龍脊長城:從紫金頂北望,一道峻拔山嶺像一條巨龍蜿蜒起伏,跌宕不馴,奔向太行山的層巒群峰之中,其石灰?guī)r構成的山體又像人工堆砌的長城一樣,被地質專家形象地稱為“龍脊長城”。

06山西省平遙古城

概況:平遙縣位于山西省中部,距太原市約85公里,與同為第二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四川閬中、云南麗江、安徽歙縣并稱為“中國保存最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也是目前我國唯一以整座古城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獲得成功的古縣城。

巍峨的古老城垣厚重深沉,古城內的街道、店鋪和民居依舊保持著傳統(tǒng)的布局和風貌,濃郁的晉商文化氣息,淳樸的晉中民風,平遙散發(fā)著安靜而內斂的悠揚氣質。

南大街為平遙古城的中軸線,北起東、西大街銜接處,南到大南門(迎熏門),以古市樓貫穿南北。街道兩旁,老字號與傳統(tǒng)名店鋪林立,是最為繁盛的傳統(tǒng)商業(yè)街。清朝時期,南大街控制著全國百分之五十以上的金融機構,被譽為中國的“華爾街”。

特色看點:

票號:票號是指舊時山西商人所經營的以匯兌為主要業(yè)務的錢莊,在清末曾盛極一時。票號眾多是平遙的一大特色。據統(tǒng)計,平遙歷史上共有票號數十家,最有名的有二十二家:日升昌、蔚泰厚、蔚豐厚、蔚盛長、新泰厚、天成亨、日新中、協(xié)和信、協(xié)同慶、百川通、乾盛亨、謙吉升、蔚長厚、其德昌、云豐泰、松盛長、祥和貞、義盛長、匯源涌、永泰慶、永泰裕、寶豐隆。

明清建筑:平遙有“小北京”之稱,以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而著稱。明清時期,這里商家匯萃,人民生活頗為富庶,住宅建筑也就頗為講究。走在臨街的店鋪前,看著過去的票號、錢莊,不禁有時光倒流之感。平遙民居多為四合院式,大門前有寬寬的石階,富裕人家的門前還有一對威風凜凜的石獅子,門楣上除了厚實的匾額外,還有精美的石刻磚雕,體現了明清建筑風格與山西民俗文化的協(xié)調統(tǒng)一。

07六盤山旅游區(qū)

六盤山又稱隴山,地處寧夏南部固原市,位于西安、銀川、蘭州三省會城市所形成的三角地帶中心。主峰在寧夏固原、隆德兩縣境內,海拔2928米。山體大致為南北走向,長約240公里,是陜北黃土高原和隴西黃土高原的界山,及渭河與涇河的分水嶺,曲折險峻。古代盤道六重始達山頂,故名。山的東南垂有老龍?zhí)秳氽E,為涇水源頭之一。

2018年4月13日,入圍“神奇西北100景”。

景區(qū)特點

這里是古絲綢之路東段北道必經之地,是歷代兵家屯兵用武的要塞重鎮(zhèn),也是北方游牧文化與中原文化的結合部。文化遺存具有“古”、“貴”、“多”的特點。南部被譽為黃土高原上一顆綠色明珠的六盤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qū)是西北地區(qū)重要水源涵養(yǎng)林基地和自治區(qū)風景名勝區(qū)。中部以固原博物館為中心的固原古城、戰(zhàn)國秦長城、安西王府遺址等構成的文化旅游區(qū)。北部以久負盛名的須彌山石窟為中心包括西吉火石寨以丹霞地貌構成的云臺山、掃竹嶺景區(qū),將臺堡、單家集等紅軍長征遺跡及海原南華山牧場風光,集文物古跡、自然奇觀與愛國主義教育于一體。六盤山是回族聚居區(qū),穆斯林獨特的民族風情更為旅游增添了一道風景線,使六盤山成為一座天然博物館和民俗風情園。

六盤山是西北重要的水源涵養(yǎng)林基地和風景名勝區(qū),山巒險峻,森林茂密、流泉飛瀑、氣候舒爽,是西北重要的“綠島”和“濕島”。有豐富的動物和昆蟲資源。有金錢豹、林麝、金雕、紅腹錦雞國家珍稀動物30多種。六盤關寨、民俗村、長征紀念館等景點。是旅游、休閑度假、探險、漂流、科考的理想之地。

相關景點

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位于隆德一側六盤山主峰之上。是自治區(qū)黨委、政府為紀念紅軍長征翻越六盤山及長征勝利70周年而建的紅色旅游景點。紀念館于2005年9月18日落成,總投資4000多萬元,整體建筑由紀念館、紀念碑、紀念廣場、紀念亭、吟詩臺五部分組成。其中紀念館面積2159平方米,由“紅軍不怕遠征難”、“紅旗漫卷西風”、“三軍過后盡開顏”“不到長城非好漢”四部分組成。前三部分用96楨紅軍時期的照片、20幅圖表和81件實物(其中15份復制的電文)再現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三次經過六盤山區(qū)時的斗爭歷史:“不到長城非好漢”部分用115幅照片再現了六盤兒女在長征精神的鼓舞下建設家園的巨大變化。

紀念碑坐落在紀念館頂部海拔2832米、面積為4900平方米的平臺上,高26。8米,長18米,寬4.5米,正面為江澤民提寫的“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碑”碑名,東西兩側分別上毛澤東手寫的著名詩篇《七律.長征》和《清平樂.六盤山》:

紀念廣場占地10000平方米,門口兩組群雕再現回漢人民迎紅軍和紅軍翻越六盤山的壯觀場面:紀念廣場的迎壁墻由三面紅軍軍旗構成,高12米,長60米,上面鐫刻著江澤民同志題寫的“長征精神永放光芒”幾個大字;紀念亭和吟詩臺坐落在紀念觀對面的山峰上,使整個景區(qū)氣勢恢宏、壯觀。六盤山紅軍長征紀念館距固原市城區(qū)50公里,距隆德縣城17公里,312國道、省道101線銀(川)平(涼)公路從山下通過。

六盤關寨在縣城東20里六盤山上,與固原縣分界。東漢時牛邯寨瓦亭憑恃六盤關寨為屏障。唐設六盤關為原州七關之一,即所謂“扼九寨咽喉,七關襟帶”,元宗時破吐蕃於此。宋韓琦經營邊事,置六盤關寨戍守。無太祖建避暑樓駐蹕,舊有牌坊曰“隴干鎖鑰”。清光緒二十五年(公元1899年)潘齡皋知隆德時,題聞“峰高華岳三千丈,險據秦關百二重”?!段浣浛傄罚簴|至木波20里,西至神林堡40里,南至杜堡30里,北至瓦亭20里。六盤關寨,其址當在小水溝。

六盤山是兵家必爭之地,歷代屯墾之所。公元前220年秦始皇逾隴山至北地郡,西望祖歷。漢武帝6次欽統(tǒng)領六軍駐蹕六盤山,唐太宗過隴山至西瓦亭(西吉)歡馬政。清道光年間林則徐流放新疆翻越六盤。蒙古主成吉思汗曾避暑六盤山。毛澤東翻越六盤山曾留下著作詞章《清平樂·六盤山》。隋、唐、元、明、清歷代都在六盤山屯墾養(yǎng)馬。

六盤山氣候清爽,夏天溫度15℃左右,忽必烈曾建避暑樓,是絕妙避暑圣地。六盤山人民純樸敦厚,古風猶存。六盤山下楊家店正建造民俗村。民俗村小橋流水,阡陌連橫,牛耕于田,雞鳴于道,茅舍土屋,吹煙裊裊,石碾、石臼、水磨、油坊、木犁、木耬、木車、木桶、瓦盆、瓦甕、草帽竹笠、氈禎蓑衣、八耳麻鞋、鄉(xiāng)枕麻帳、火炕草席、甲馬云子、“粗”茶“淡”飯、,意在傳承,民族民俗文化,搶救民間藝術珍奇。村房建民俗展覽室,陳列民間工藝美術品、剪紙、字畫、塑雕。表現隆德豐厚的文化底蘊。

08陜北窯洞

窯洞,是中國西北黃土高原上特有的居形,具有十分濃厚的中國民俗風情和鄉(xiāng)土氣息。窯洞分為土窯洞、石窯洞、磚窯洞、土基子窯洞、柳椽柳巴子窯洞和接口子窯洞多種。窯洞是黃土高原的產物,陜北地方勞動人民的象征。窯洞一般有靠崖式窯洞,下沉式窯洞、獨立式等形式??垦率绞窃谔烊煌裂律蠙M向挖洞,寬3~4m,深可達10多m。

特點

陜北的窯洞是依山勢開鑿出來的這樣一個拱頂的窯洞。由于黃土本身具有直立不塌的性質,而拱頂的承重能力又比平頂要好,所以窯洞一般都是采取拱頂的方式來保證了它的穩(wěn)固性。陜北取黃土高原土層厚實、地下水位低的特點,挖窯洞作民居,有冬暖夏涼的優(yōu)點。

窯洞民居可分為地坑式、沿崖式和土坯式三種。地坑式窯洞在地面挖坑,內三面或四面開鑿洞穴居住,有斜坡道出入。沿崖式窯洞是沿山邊及溝邊一層一層開鑿窯洞。土坯拱式窯洞以土坯砌拱后覆土保溫。此外還有磚石砌的窯洞式民居。地坑式窯洞也見于黃土層厚的豫西平原地區(qū),如河南鞏縣的地坑式窯洞,常常是整個村莊和街道建在地坪以下,遠遠望去,只見村莊的樹冠和地面的林木。地坑式窯洞頂上的土地,仍然可以種植莊稼。甘肅東部也有這種地下街道。從西方環(huán)境建筑學家的觀點看來,這種地坑式窯洞建筑是完美的不破壞自然的文明建筑。

地下窯洞的組合,仍然保持北方傳統(tǒng)四合院的格局,有廚房和貯存糧食的倉庫、飲水井和滲水井,以及飼養(yǎng)牲畜的棚欄,形成一個舒適的地下庭院。在地段的利用、院落的劃分、上下層的交通關系、采光通風和排水都有很巧妙的處理方法。

種類

靠崖式

靠崖式窯洞有靠山式和沿溝式,窯洞常呈現曲線或折線型排列,有和諧美觀的建筑藝術效果。在山坡高度允許的情況下,有時布置幾層臺梯式窯洞,類似現代樓房。

下沉式

下沉式窯洞就是地下窯洞,主要分布在黃土塬區(qū)—沒有山坡、溝壁可利用的地區(qū)。這種窯洞的做法是:先就地挖下一個方形地坑,然后再向四壁鑿出窯洞,形成一個四合院。人在平地,只能看見地院里的樹梢,看不見房屋。

獨立式

獨立式窯洞是一種掩土的拱形房屋,有土墼土坯拱窯洞,也有磚拱石拱窯洞。這種窯洞無需靠山依崖,能夠自身獨立,又不失窯洞的優(yōu)點。可為單層,也可建成為樓。若上層也是箍窯即稱“窯上窯”;若上層是木結構房屋則稱“窯上房”。

09乾坤灣

乾坤灣位于山西省永和縣打石腰鄉(xiāng)河會里村和陜西省延川縣城南部53公里接壤處。乾坤灣是一幅天然太極圖,是黃河古道秦晉峽谷上一大天然景觀,也是山西永和最亮麗最壯觀的一個風景點。2005年,成為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

概述

黃河這條流淌了160萬年的母親河,在流經山西省永和縣河會里村、后山里村和陜西延川縣土崗鄉(xiāng)大程、小程村和伏義河村一帶時,形成了一個“S”型大轉彎,形成了一個神秘的造型。

來到圣覽山巔,極目遠望,眼前山巒起伏,溝壑縱橫,黃河猶如一條巨龍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間奔騰不息。位于S型的黃河古道邊畔上的河懷村和伏義河村,猶如黃河巨龍懷抱其間的“陰陽魚”。這段黃河古道就是乾坤灣。

在乾坤亭內極目眺望,形似太極圖的乾坤灣盡收眼底。彎道弧度320度以上,堪稱天下黃河第一灣。

它形如太極陰陽魚,環(huán)抱郁郁蔥蔥的青山。山上住著人家,炊煙裊裊。岸邊的草灘上,一群黃牛正在河邊飲水。乾坤灣不僅壯美,還是一幅黃土高原的生活圖畫。

她如同神話傳說中玉皇大帝在天廷丟落在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的“河圖”和“洛書”,酷似天地造化的天然太極圖。

罕見的蛇曲景觀天下黃河九十九道彎,在延川境內形成的五道大彎被統(tǒng)稱為河曲,其科學名字為蛇曲。蛇曲是被河流沖刷形成的像蛇一樣蜿蜒的地質地貌。延川黃河蛇曲是如今中國干流河道蛇曲規(guī)模最大、最好、最密集的蛇曲群,是罕見的景觀。它由北而南地延伸,依次是:漩渦灣、延水灣、伏寺灣、乾坤灣、清水灣。

2005年,乾坤灣通過了國土資源部的審查,批準為第四批國家地質公園。

傳說

乾坤灣奇特的景觀,留下了一個古老的神話。相傳遠古時,太昊伏羲氏在這里“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類萬物之情”。

在大灣的左河道中,托起一塊鞋狀的沙丘,人稱鞋島,是黃河中少見的在河之洲。這里水鳥翔集,成為鳥類的天堂,沒有人為的干擾。至今,鞋島鳥的種類仍是一個未知數,有待專家考察。再細看乾坤亭,地下是用大石鋪成的陰陽太極圖,和山下的乾坤灣相對應。亭柱上刻著兩行大字:“天地造化乾坤灣,羲皇推演太極圖”傳說,伏羲先祖在乾坤灣仰觀天象,發(fā)明了太極八卦陰陽學理論。后人在此觀光朝祖,祈拜求福。相鄰的清水灣,具有同樣奇特的神秘色彩。它像蓋在黃河上的一頂碩大的草帽,景觀很美。據說清水灣是大禹生活過的地方。

文章到此結束,如果本次分享的折頭望母和黃土高原的旅游景點的問題解決了您的問題,那么我們由衷的感到高興!